產能協同后,東風集團開始加速整合研發領域。
近日,有消息稱,東風集團已開始研發整合。嵐圖汽車等自主品牌,已開始向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進行技術“輸血”,涵蓋三電總成、混動技術等。
此外,針對嵐圖即將問世的ESSA2.0架構、SOA電子電器架構等最新技術,東風日產正與嵐圖等自主品牌深度接洽。
此前,東風集團已在內部開啟產能優化動作,嵐圖品牌旗下純電車型嵐圖知音,已在2024年下半年于東風日產云峰工廠開啟生產。
此番整合研發領域,意味著東風集團的新能源轉型進程已開始提速。
畢竟,在汽車行業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東風日產急需調整其內部產能和資源,以適應這一轉型發展的需要。在確保現有燃油車型產能的前提下,加大對于新能源車型的產線布局和投入,這有助于東風日產在未來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圖片來源:日產汽車
或復制理想、小鵬成功秘訣
從數據上看,旗下多家合資品牌集體“失速”,是東風集團加速整合研發領域的內在原因。
據東風汽車集團產銷快報,2024年,東風日產年銷量約63.1萬輛,同比下降12.7%。鄭州日產2024年銷量約3.9萬輛,同比下降13.5%。
東風本田與神龍汽車的下滑幅度更大。2024年,東風本田年銷量約42.8萬輛,同比下降達29.2%,而神龍汽車年銷量約6.8萬輛,同比下降15%。
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汽車和雷諾-日產聯盟組建成立的合資公司易捷特新能源,是2024年東風旗下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合資品牌。2024年,易捷特新能源銷量僅約為3.5萬輛,同比下降53.6%。
相比之下,承載著東風集團沖擊高端新能源市場希望的嵐圖,2024年銷量表現不俗。2024年,嵐圖品牌累計銷售8萬輛,同比增長達59.3%。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合資品牌集體“失速”的內因推動,東風或許想要復制理想、小鵬的成功秘訣。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告訴蓋世汽車,很多時候,車企如果不整合,好的技術、產品、模式就只用在某一款產品或者某一個品牌,那就是一種浪費。
“像理想汽車把一個技術體系用在所有的車型上,大獲成功,小鵬也是,盡管推出了一個十幾二十萬的廉價車型,但背后的這一套技術體系體現了小鵬多年來的積累。”丁道師指出。
2024年全年,理想汽車交付新車500508輛,同比增長33%,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隨著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理想AD Max車型的銷量在30萬元以上車型中占比超過70%,在40萬元以上車型中占比達80%以上。自開啟交付以來,歷時五年,理想汽車創造了豪華汽車品牌在中國市場最快實現50萬輛年銷量的行業紀錄。
小鵬則在技術同源的框架下,把智能化復用到機器人和飛行汽車上,把研發投入的效益最大化。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曾表示,“我們在中國把平臺化做好,在海外會建更多的研發團隊,然后以平臺化為基礎做簡單的配置就可以做到全球市場,而不再做定向開發。”
嵐圖要做車圈DeepSeek
有意思的是,此次嵐圖等品牌向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進行技術“輸血”,堪稱一次反向哺育。
“這次是一個相對新的品牌向老品牌輸血,進行反向哺育,相當于一個相對弱勢的品牌向相對強勢的品牌輸血,完全反了過來。”丁道師表示。
在此之前,國內汽車領域中,強勢的老品牌向新品牌輸血的情況居多。比如2021年獨立出去的飛凡汽車再度回歸上汽乘用車,自2016年獨立出去的斯柯達品牌,全系車型入駐大眾品牌經銷商展廳,重新回歸上汽大眾。
在丁道師看來,這次嵐圖等向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輸血”也證明,目前汽車行業的創新往往是在一些新公司、新品牌,傳統的老牌公司包袱太大,就像一條船一樣,大船很難去掉頭,小船反而更靈活,更能快速把握市場機會,把握創新機會,進而做出一些創新性的東西。
換言之,嵐圖正在成為車圈的DeepSeek。
“最終這種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經過市場檢驗之后,反而可以幫助到老公司,賦能給老公司和老品牌,讓他們實現新的升級。”丁道師補充道,就像人工智能領域一樣,現在中國現在最耀眼的并非BAT(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科大訊飛的產品,而是DeepSeek,一個小公司深度求索搞出來的產品。
“百度搜索”微信公眾號2月16日晚發布消息,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體平臺宣布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近日,騰訊旗下微信正在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騰訊方面表示,微信AI搜索接入的DeepSeek支持聯網搜索,基于公眾號等豐富的微信生態內容,以及全網優質內容,能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高質量回答,且不會使用用戶的個人信息和相關隱私信息。
“小公司反過來幫助大公司來提升效率,更高效地開展工作,其實這個邏輯在很多領域都是通用的。”丁道師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