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奔馳A180和奧迪A3的定位同屬A級小車,不過在乘坐及空間這個方面的表現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A180的前排座椅運動風格濃厚,對身體的包覆效果較好。
而A3的前排座椅則較為平整,強調舒適。
A180的后排空間較為狹小,頭部空間不足。
而A3的后排空間則較為實惠,頭部空間優勢明顯。
盡管兩車均為A級小車,不過因為都出自名門望族,電動天窗這種“小玩意”肯定是標配的啦。
A180的全景天窗
A3的電動天窗
在儲物空間上,無論是車內的儲物閣,還是行李廂,A3都占據了優勢。
A180的行李廂容積為341-1157升。
A3的行李廂容積為380-1220升。
之前提到了奔馳A級那運動感十足的造型,是否已經使你萬分期待它的運動表現呢?不用期待了,至少A180的總體運動性能幾乎跟運動扯不上很大關系,這僅從發動機動力輸出表現上就已經立竿見影。
奔馳A180的1.6T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只有122匹/5000轉,200牛米/1250-4000轉。
奧迪A3Sportback40TFSI的1.8T發動機的輸出表現則搶眼得多:180匹/5100-6200轉,250牛米/1250-5000轉。
先別說在加速性能上,A180完全不是A3的對手,哪怕在油門控制的感覺上都很難討人喜歡。當你踩下一點油門后,你會發現A180紋絲不動,再踩深一點,感覺車子還在琢磨你是否真想動起來,到了大概過半油門后,車子才悠閑地動起來。我想,究竟需要多菜鳥的司機才需要如此“平易近人”的油門設定呢?當然了,要改變這種狀況不是不可以,你只需把駕駛模式從E(經濟模式)調到S(運動)模式或M(手動)模式,油門反應會有明顯改善,方向盤也會從原來的輕盈變得“緊張”起來,不過如此你就得忍受M擋帶來的不便,或S擋中發動機轉速被拉高(延遲換擋)而產生的噪音。相比之下,這臺沒有駕駛模式選擇的A3Sportback40TFSI舒適型的油門反應則快速了不少。
至于剎車表現,小編反而覺得A180更有感覺一些,那就是,你踩下多少,它就給你多少,感覺比較線性。
奔馳A180采用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換擋桿設在方向盤后方,這是奔馳的特色吧,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不過幸好搭配了撥片換擋。
奧迪A3搭載的是6擋雙離合變速箱。
撥片換擋需要選配。
兩臺車的換擋平順性和響應速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奔馳A180采用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而奧迪A3搭載的是6擋雙離合變速箱,當然了,A180那多出來的一個擋位不可能完全彌補它在動力上的明顯差距。
總的來說,不要被A180那更為運動的外表所迷惑,它依然是臺典型的奔馳,各方面的調教都是偏向于舒適,不過這樣就無可避免的與運動越走越遠了。動力輸出的先天不足使得A180的加速表現完全跟不上A3的節奏,同時方向盤的調教也是偏向于舒適(輕)和高寬容度(較慢,虛位較大),這區別于A3那相對硬朗、快速和精準的方向盤設定。
至于懸掛設定,兩車采用的是一樣的懸掛組合:前麥弗遜后四連桿。不過A180是偏向舒適的調教,其彈簧較軟,減震器的阻尼調教有效彌補因彈簧偏軟而容易產生的車身晃動,吸震效果出色,能有效過濾路面震動,不過這樣的懸掛設定使得A180與運動無緣,偏向轉向不足。相比之下,A3的懸掛設定則較為硬朗,不過絕不過分放棄舒適性,完全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圍之內,這樣的調教使得其操控表現完全超越A180。記得有一次小編進行較為高速的攻彎(90度直角彎),A3出現了輕微轉向過度,車尾很自然地向外滑動,我當時只是本能地反方向稍微回打了點方向盤,車尾又立即“回歸正道”,整個“失控”過程很自然,完全不突兀。可以說,A3好動之余還很聽話,給予駕駛者足夠的信心和樂趣。
如果你是“外貌協會”,或許你會豪不猶豫地選擇了奔馳A180。因為,無論從外觀上的硬朗、動感、個性,還是內飾的豪華和運動氛圍,都深深地刺激著你的視覺細胞,使人欲罷不能。不過,如果你是理性派,我確定你又會豪不猶豫地選擇奧迪A3Sportback40TFSI。“小奔”雖然外表(外觀和內飾設計)運動,但其實除了這忽悠人的外表,其他就沒有什么跟運動沾上邊的元素。恰恰相反,奧迪A3這個外表斯文、成熟,內里實惠大方的紳士,則其實是個熱血好動的健將。感覺A180和A3這是靈魂和肉體鬼使神差般地對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