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駕駛科技不斷發展,汽車從最初的交通工具變為可移動的智能化空間,如今汽車能帶給用戶的早已不止是簡單的出行,在這個空間中,用戶可以通過一系列先進技術得到更高質量的出行生活,無論是出行效率、安全性還是便捷性、娛樂性等都有了大幅提升。
例如現在的智能導航,用戶可根據自身偏好提前規劃出行路線,包括避免擁堵、避免收費、時間最短等多種選項,最終達到提升出行效率或降低出行成本的目的。再如倒車全息影像技術,極大提升了駕駛安全性。還有遠程車輛控制、智能語音控制等,均提升了出行生活的舒適性、便捷性等。
雖然目前汽車智能化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但縱觀整個汽車行業,當前階段的汽車智能化都還處于感知智能階段。
何為感知智能?
先從這個詞的字面意思來理解,所謂感知即對外界信息的覺察、感覺、注意、知覺的一系列過程,是對信息最初層面地處理,沒有進行到對信息思考、處理的后續過程,感知智能則是以模仿人類感知能力為基礎的人工智能技術,停留在在感官能力模仿層面,并不能主動思考處理相關信息。通俗來講,感知智能達到的智能化程度是有局限性的,它需要通過人來下達相關指令,才能在設定好的技術線路內給出相關處理方案,沒有辦法完全解放人們的雙手和時間。
在當前的感知智能時代,真實駕駛場景中用戶的核心注意力依然大部分都被“開車”這件事所占據,用戶在進行智能交互時,多數情況下都會發生單手操控、視線移開等問題,安全隱患較大,這些均顯示出被動智能的短板和局限性。
因此,我們距離真正的智能駕駛還需要一個質的突破,即從感知智能進入認知智能的跨越,業內普遍認為,以認知智能為前提,汽車將成為最具前景的智能終端。
何為認知智能?
同理,還是要從認知這個詞進行理解,認知是人們認識活動的過程,即個體對感覺信號接收、檢測、轉換、簡約、合成、編碼、儲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斷和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處理過程。相對于感知,認知已經從對信息的初級處理層面上升到對信息的整個深加工和處理層面。認知智能意味著汽車可以自行完成對信息的加工處理,汽車成為獨立于人之外的智能個體,能夠根據用戶的情緒、思想方式進行判斷與決策,提供合時宜的“主動式交互”服務,用戶可以從”開車“這件事中解放出來,出行效率、安全性、體驗感都將變得更高。這種人車交互模式的重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從“被動”到“主動”、從“出行工具”到“智能伙伴”的進階。
目前行業內諸多企業紛紛進入智能駕駛賽道,包括傳統車企和以華為、百度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跨界企業。整體來看,傳統車企在產業鏈協同、質量管理、自動駕駛數據量方面具備優勢,但技術研究上經驗不足,而互聯網企業主要以純技術的角度研究智能駕駛,在技術與車輛的匹配上存在問題。因此,當前主流的智能駕駛水平還處在以人為主的被動智能階段。
不過行業中也有少數在技術和整車產品上兼具優勢的企業,在智能駕駛賽道取得了超前的成果,長城汽車便是其中一家。長城汽車推出咖啡智能2.0,其是以“智慧、智聯、智駕”為開發導向,包括1個智能中樞(全新電子電氣架構)+1個強大基石(智慧線控底盤)+3大智能升級(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服務),將場景化交互升級為沉浸式交互,使“車”這一產品屬性從“出行工具”變為最具情感和溫度的“智慧出行伙伴”,可以說正式步入了認知智能時代。
長城汽車咖啡智能2.0發布
一個智能中樞助力汽車“可生長“ 滿足用戶個性化智能需求
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采用SOA理念,開放標準API接口,支持功能可生長和車云一體化,是融合功能體驗創新,軟件平臺化開發,形成便于開發、維護、靈活擴展、體驗升級、創新營收的可生長智能架構。
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真正做到了“中央化”、“智能化”和“服務化”。整車形成中央計算、智能座艙及高階自動駕駛三個計算平臺,其中,中央計算跨域整合了車身、網關、空調、動力/底盤控制及ADAS功能。
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發布
此外,整車控制軟件高度集中,整車軟件架構平臺將引入SOA設計方式及理念,軟件模組及通訊接口標準化,虛擬化,解耦功能開發與軟硬件平臺開發。同時提供訂閱升級功能,用戶可以根據需求喜好,動態訂閱升級車輛服務功能,無需等待軟件升級批次。
目前長城汽車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已進入產品開發階段,將率先搭載到全新的電動、混動平臺,并陸續擴展到長城汽車旗下全系車型。
一個強大基石助力自動駕駛 全場景拓寬人車關系
在自動駕駛的感知、決策、執行三個核心環節中,線控底盤屬于最關鍵的執行端,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的強大基石。
咖啡智能2.0智慧線控底盤從設計之初就以L4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為目標搭建技術平臺,并整合了線控轉向、線控制動、線控換擋、線控油門、線控懸掛5個核心底盤系統,涵蓋車輛前后左右上下六個自由度的運動控制,囊括所有底盤駕駛動作,達成了“1個大腦協調5大系統實現6個自由度控制”的優異表現,并具備高性能、高安全、有思想、有個性、可成長的五大特點。它可以自學用戶駕駛習慣,不需要用戶做什么,其便可以根據場景主動知悉工況動態,自我判斷調整轉向傳動比,全面改善駕乘體驗。
咖啡智能2.0智慧線控底盤發布
另外,智慧線控底盤還支持支持OTA升級,可以不斷進化,這對于用戶來說除了是出行工具,還多了一個懂自己的朋友。關鍵這個“朋友”還可以自我提升,你有什么、需要什么它都能夠自己了解,車的意義、車與人的關系因此也得到了極大拓寬。
三大智能升級實現主動交互 全面擁抱認知智能時代
咖啡智能2.0圍繞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服務進行三大智能升級,構建出強大的長城汽車智慧網。
未來的智能座艙將打破“數據孤島”,從域內融合向跨域全場景融合發展。咖啡智能2.0智能座艙提出 “1+2+N”出行空間設計架構,以“1個人機交互設計體系”為設計思維,立足“可擴展算力中樞+自研智能軟件”2個可成長基石,實現“N個智能應用場景服務”。其中人機交互體系包含了用戶注意力管理系統、用戶情緒感知系統以及全場景交互等多方面的結合,人車關系從“用戶主動式交互”向基于場景智能感知的“機器主動式交互”演進。
咖啡智能2.0智能座艙
面向未來,行業帶給下一代汽車產品更大的想象空間,但前提是它需要一個更高算力的計算平臺。咖啡智能2.0采用長城汽車完全自研的第三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 3.0,該平臺是目前全球可量產的最高算力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其計算單板算力可達360T,通過板間級聯方式可持續升級至1440T,可有效支撐AI視覺大模型的車載運算,完全滿足當前L3以及后續L4/L5等全場景自動駕駛功能的實現。同時,長城汽車還首創以全自研安全認知模型CSS為核心的雙認知模型,首創主動學習用戶使用習慣的AIFEED功能。這也是長城汽車邁入認知智能時代的顯現,它是主動學習的形式,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用戶的命令。AIFEED還可以優化車輛駕駛策略,更貼近用戶日常的使用習慣,實現每一輛車的自動駕駛都是為車主定制。
城汽車完全自研的第三代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 3.0優勢
從數據驅動服務到服務找人再到服務可視化,咖啡智能2.0構建首個汽車行業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智能營銷和智能服務產品。智能營銷通過自采集、自生成和自發布,讓車輛成為自我營銷的金牌銷售員;針對用戶高頻養車用車場景的體驗痛點,咖啡智能2.0目前已實現超40項場景化服務,2021年將升級迭代超100項,涵蓋智能駕駛、數字生活、智能社交、智慧養車,車家互聯等各個方面。
咖啡智能2.0的全面升級是對長城汽車在軟、硬件融合以及智能化、電動化領域前行的保障,其中有多項技術是全國甚至全球首創,而這一系列成果的“幕后英雄”,是體系、流程、技術積累、裝備、團隊,資金的共同完備。作為長城汽車由汽車制造企業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的“數字引擎”,咖啡智能2.0將以“自強”、“攜手”、“擁抱”三種姿態切實踐行長城汽車智能化戰略目標,為攀登智能科技珠峰提供持久動力,鑄就屬于長城汽車和用戶智慧出行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