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V3上,除了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外,還配有1.5T渦輪增壓發動機。我相信1.5T會是更多人的選擇,這次廠家也貼心安排同一配置的車型進行試駕,正是1.5T的頂配車型。
在這個時代,沒有什么問題,是渦輪增壓不能解決的。
這副1.5T的發動機整體表現可圈可點,比我試駕前想象的來得更好。試駕當天既有山路也有在市區行走,特別在山路的上坡路段,動力輸出充沛。更難得的是,輸出曲線也比較線性,在山里游走還是比較愜意。可惜的是,與發動機搭配的5速手自一體變速器表現打了些折扣。首先,在市區低速行走時,會出現類似雙離合變速器的那種頓挫感。以現在的自動變速器表現來講,確實談不上優秀。幸好D擋模式下,擋位的選擇還是比較合理,深踩油門時,退擋反應也比較積極。
能在CPC大賽里獲獎,其底盤調教肯定有點文章。
正如開篇時說的,能在CPC大賽里獲獎,其底盤調教肯定有點文章。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的形式,在同級別中算是主流選擇。懸架在支撐性方面確實比較出色,特別在山路里,能表現出更像轎車般的靈敏度,實屬難得。可是,回過頭來,當你來到城市路段時,你會希望它更加的舒適,而不是永遠一副硬橋硬馬的感覺。后懸架硬度比較高,經過減速帶時,能明顯感到尾部的彈跳。當然這是把雙刃劍,中華V3 II顯然在舒適和運動兩者間選擇了后者。
方向的指向性不像SUV車型普遍的模糊感,無論手感還是指向性在這個價位的車型中絕對是上乘之作。對此我十分喜愛,特別在山路里的表現讓我印象深刻。或許是得益于1370kg的車重,并不笨重的車身使其擁有比較靈活矯健的身手。也就可以理解在CPC大賽中,中華V3是如何取得“彎路王”的稱號。
總結:
推出1年的車型就進行升級,看似不可思議。但如果在舊款銷量就比較理想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性價比,不就可以更加鞏固其市場定位。如此一想,廠家這一步可謂是走得高明。按此邏輯,我可以大膽的推測,其新款的上市價格或許能與舊款持平,這不正是消費者樂意看到嗎?